如今,西影電影圈子由西影藝術檔案館、膠片電影工業館、西影電影博物館、星光大道、商業綜合體等組成,成為集影視展覽和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露天電影博物館”。
此外,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南廣場上的“迎冬奧”主題花燈,因為3只可愛的“冰墩墩”而走紅網絡,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圍觀、拍照。
2月26日下午,歐亞衛山水畫作品展研討會在寶雞展覽館召開,全省書畫名家、專家學者共聚一堂,為寶雞國畫藝術的發展出謀劃策。
疫情的到來,讓這座古都按下了“暫停鍵”,但在戰疫前線,西安的防疫工作按下的是“加速鍵”。西安戰疫時刻,向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致敬,希望大家做好個人防護,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防疫工作確保您和身邊人的安全。讓我們靜靜等待那熟悉的老陜聲音再次回到我們身邊,西安加油!
原創抗疫MV《我們》由延安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李延俊、張偉偉、鄭奇峰等共同創作完成。讓我們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逆行“大白”們致敬!
本輪西安疫情發生后,來自黨政機關、社區、學校、公益團體等各界十多萬名志愿者挺進防疫一線,戴上紅袖箍、套上紅馬甲,甚至穿上防護服,戰斗在疫情阻擊戰的最前線。
抗擊疫情期間,西安、西咸、長安、咸陽等封閉式管理區域的廣電有線電視用戶有線電視免費看,幫助群眾在家獲取權威信息、收看精彩節目,安心居家。
《陜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條例》已于2021年11月26日經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新華社西安12月10日電記者楊一苗、李一博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咸陽市發掘了一處東漢家族墓地,其中出土的2尊金銅佛像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12月9日,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咸陽洪瀆原區域最新考古發掘成果,該區域墓葬年代從戰國至明清時間跨度達2200余年,出土文物十分豐富。
陜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26日通過了《陜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條例》,對秦腔藝術的保護傳承、人才培養、創新發展和保障措施等進行規范。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12月1日在西安開幕,海內外2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展演的40余場精彩活動將逐一亮相西安,為市民觀眾獻上難得一遇的文化盛宴。
2022年恰逢茅盾文學獎40周年,陜西人藝精心打磨的“茅獎三部曲”——《主角》《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即將隆重上演,讓3部極具分量的文學巨作重現舞臺中央。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全國21項傳統農業系統入選。其中,漢陰鳳堰稻作梯田系統是此次我省唯一入選項目。
咸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建設用地內發現的6座古墓葬進行了發掘,在秦墓的發掘中取得重要發現:一組9枚小型純金飾品工藝精湛,其使用的焊珠工藝或對于探索“前絲綢之路”時期中西文化交流及傳播路徑具有實證意義。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一二三級文化館名單,我市共有14家場館擬入選,其中西安一級館共3個,二級館共5個,三級館6個。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部署安排,在各市(區)選拔推薦的基礎上,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審定后,決定命名西安市鄠邑區等40個縣(市、區)、鄉鎮(街辦)為2021-2023年度“陜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出長安——陜西中國畫作品巡展”啟幕 新華網西安11月12日電(記者張晨?。┯申兾魇∥幕吐糜螐d主辦,陜西省美術博物館承辦的“出長安——陜西中國畫作品巡展”,11日在中國美術館拉開帷幕。